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

【活動紀錄】翻轉社工學生共學團─ 五月主題「團體工作」


【主持人前言】
歡迎大家來到社工共學團的最後一場活動,這場的主題是「團體工作」,特別邀請到了靜宜大學「iPU創意實現中心」體驗教育特約業師─ 楊慧姿來和大家分享,大家可以叫她「Hana」。慧姿當天也帶了兩名小幫手到現場,分別是世新社發所的大象還有台大社工所的珮綺。其實慧姿以前曾在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實習,目前仍在政大社工所就讀。她有很多很神奇、特別的經驗,許多人或許無法經歷,例如獨自到非洲旅行等等。在因緣際會中她投入了體驗教育的領域,目前每週都會到靜宜大學上課,帶領許多團體。本次的活動進行方式會穿插分享、團體帶領、看影片等等,請大家熱烈歡迎她!

        慧姿在開場的時候先向大家自我介紹,並說明帶著兩位小幫手的緣由。她說她認為「團體工作很難一個人操作,原因是人看不太到自己」,所以必須有一個人全程記錄,事後再從這分紀錄中去分析。分析的重點不是各個成員的行為,而是分析帶領者與小幫手三個人在過程中的位置。有一個人會以逐字稿的方式打字,另一個人會帶大家一起經驗或參與。會以這樣的方式進行,另一個原因是三個人目前都在上研究所「組織培力」的課程,希望透過這次分享,能觀察組織如何經營和如何流動。這樣的團體設計,也可以作為未來成員們的參考。
一、開始接觸外展教育 [1]
慧姿說,接觸Outward Bound [2] 是她生活中很大的轉捩點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,有一位名叫 Kurt Hahn的人,他發現戰爭中年輕的水手都死掉了,但老的水手都活了下來,於是便開始研究為什麼結果會這樣。他發現兩者的差異在於經驗,因此假設經驗是至為關鍵的能力,便開始著手創立學校,有系統地培訓經驗教育的人才以此傳承。
進入體驗教育界,這已經是慧姿的第八年,她說台灣的體驗教育架構幾乎沒有在社工教育的團體工作中被探討,反而被放在休閒產業相關的系所,又或如體育大學、師範大學的系統。她比較常進行登山、溯溪、泛舟等等的活動,也喜歡透過這些媒介和青少年工作。她發現過去自己是比較難靜下心來讀書的學生,當她和青少年互動時發現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狀況,所以就用戶外運動的元素引導他們經驗和學習,融入團體工作。她相信,如果只透過閱讀,學習的成效大概只有10%,用聽的大概15%,但如果透過經驗的過程,人們可以學到80%的內容。為了讓大家更有體會,慧姿帶大家玩起「兩個真,一個假」的小遊戲,並在事後邀請大家分享遊戲的經驗。
小遊戲:
1.      找一個身旁的夥伴,兩兩一組。
2.      說出2件關於自己真的事情,1件假的事情,請對方猜哪個是假的。
   (例:我不能吃香菜、我家裡有養十隻貓、我目前大學一年級…)
3.      請對方公布哪個是假的,或者可以保持秘密。
4.      交換出題的人與猜的人,重複找三組夥伴後完成任務。

二、KTQ標靶學習理論
K (knowledge)任何感官上所經驗的人事物
T (thinking)經驗下所產生的連結、情緒、關係的流動等任何想像
Q (question)問題的呈現,是一種思辨能力的養成

 
在「兩個真,一個假」的遊戲中,我們會先接收一些資訊,例如有人說「我不能吃香菜」,接著我們會持續思考這個訊息,最後引導我們提出疑問。我們可能會好奇,然後再延伸去問更多的問題,例如:「不能吃,是指吃了會吐出來?還是會過敏?」這是一個從接收到提問的過程,接收來自一切聽的、看的。
慧姿回憶2008年參加訓練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KTQ理論,當時的講師是Susan,她是美國前任的Outward Bounder,後來自己開設了新的學校。慧姿在實作過程中發現這個理論和自己的經驗相當相似,因此喜歡透過這個圖像向社工領域的夥伴分享。當時Susan創立學校是為了一些無法在主流教育環境中學習的孩子,慧姿以前曾在中輟學園工作,所以有很深的共鳴。Susan告訴他們,孩子們需要的其實是「問問題的能力」,回到團體工作的原則,就是對任何事情都保持好奇。接受新訊息的時候就是接受新的刺激,而學習就是在過程中讓這些訊息線索和自身產生關連性。
Susan在帶領孩子時發現單單戶外訓練的效果有限,所以她創造了室內的空間讓孩子上課,這個空間不能「無聊」。舉例而言,當時Susan在教室內貼滿了二戰時的照片,其中有些非常血腥和衝擊。接著她請孩子寫「K」,也就是客觀上看到了什麼。孩子可能會寫「我看到血」、「有人躺著」、「有人拿著槍」、「很多人在奔跑」…如果是「壞人拿刀刺嬰兒」就不算,因為「壞」是形容詞,是一種評判的界定,但「有人拿刀刺向嬰兒」就可以。這些圖像刺激會引發很多的情緒和聯想,是動態樣貌的呈現,也就是第二階段的「T」,孩子可能會寫「軍人在屠殺百姓,因為死掉的人沒有穿軍服,而且死很多人」、「很多人在逃難,因為飛機要空襲了」…。最重要的是第三階段「Q」,Susan想知道孩子能夠在過程中提出什麼樣的疑問。只要該名學生能夠提出一個問題,那名學生就可以下課。
團體工作最難的就是問問題,但慧姿認為,只要保持好奇就可以了。回到團體工作的原則,K」也代表了媒材的選擇的重要。因為團體成員的能力和表達程度可能有很多差異,團體很難是空空的,有時候需要思考什麼媒介能夠引起成員的學習動機。成員能否有興趣,能否動得起來,這是個重要的提醒,也是帶領者大多要負的責任。如果成員都沒有反應,那就可以思考是否在媒材的選擇上遇到了問題。
如果將KTQ理論應用在個案工作上,有點像在會談過程中,服務對象會跟你講一些事情,基於這些事實,工作者就會有聯想,能否透過這些線索再去提問。這個提問就可以被理解為「核對」、「資料蒐集」、「澄清」,比較可惜的就是有時候工作者只習慣一直聽一直聽、一直記錄一直記錄,如此一來無論在團體還是個案工作中,我們所獲得的資訊都會變得較有限。
慧姿認為KTQ的過程在生活中的各個細節皆可發現,可以內化,也可以練習。換句話說,每一個提問的前提都來自於提問者的想像,提問的用意是「澄清」,因為提問者其實已經有了一個預設,只是有時會用「聽不懂」來呈現。提問背後的意思是,「我覺得我聽到的跟我想的不一樣,所以我想聽聽對方的說法」。
她舉了一個上課的例子,當時課堂正在討論有關自殺與傷人的危機干預理論,鄭捷的捷運殺人事件剛發生不久。慧姿詢問講者「如果危機干預的方法可以用在預防危機,以鄭捷的事件為例,是否有可能用在類似事件的防範上?」,當時講者回應:「鄭捷是個變態,不用理他。」慧姿感到不解,她又問:「『變態』是什麼意思?」,講者回答:「沒有什麼意思,變態就是變態。」這個對話就終止了。事後當慧姿再度去回想時,她才有辦法辨識事情的經過。因為捷運傷人事件的事實「K」使她聯想到了鄭捷「T1」,講者則從同一事件和鄭捷聯想到了變態「T2」。可是講者並沒有辦法更深去思索(Q),去解釋這樣的事實「如何」和「變態」產生直接的關係「KT2」,也就是「→」如何產生。這個過程是一般人和社會工作者常常面臨的困難。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對自己的想法去好奇去提問,我們就會停留在很主觀、全憑價值判斷的「T」。這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專業上都會是很大的限制,我們很容易就覺得社工長得如何、團體長得如何,並失去一切對話的可能性。最困難的是練習去了解,「為什麼從過程中自己截取了『某個』片段」,這個片段必然是對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性,去覺察自己在提問的時候,其實自己背後已經有一個預設的意識形態。
三、經驗學習圈與F4
        在分享的第二部分,慧姿帶出了經驗學習圈與F4的架構,但比起細部講解,她更希望讓大家體驗。慧姿讓大家看了一個小短片,並邀請大家分組分享。成員們依鋪克牌花色共分成四個小組,分別為:愛心代表「感受」、方塊代表印象深刻的畫面,也就是「事實」、黑桃代表「發現」、梅花代表聯想,也就是「未來」。
        F4是由Roger Greenaway所提出的一個動態反思的循環(Active Reviewing Cycle),其實就是FactFeelingFindingFuture可作為團體工作中的討論架構。[3] 它們之間有提問的順序,通常在「事實」與「感受」上,成員比較容易回答。這四個向度都有各自的引導式問句,可以能激發成員去思考和表達,並透過彼此之間的互動達到整合學習的成效。經驗學習圈(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)則由David Kolb整合了DeweyLewinPiaget等人的理論發展而出,過程為what」、「so what」、「now what,從理解到行動的過程。[4]

        上述的架構都可以用在團體設計以及帶領討論的部分。慧姿再次提到了素材的重要,要讓成員「有感覺」。引導成員反思時「發現」與「未來」往往是最難的,以青少年為例,慧姿試圖讓青少年從「不知道、沒意見」到能夠討論「對未來的期待」花費諸多心力,也遭遇很多挫折。她說:「如果成員對主題沒有感覺,他們連表達感受都會遭遇困難,更遑論引發後續的反思和意義感。只要成員對團體有enjoy,團體就有可能被繼續推進。最後才有可能拉到別的地方去,才有辦法帶到經驗是什麼。
四、團體動力的觀察方式
        講座的第三部分由珮綺帶大家玩節奏遊戲,每個人要輪流說出一項對團體工作的聯想,而且不能重複。節奏遊戲結束後大家以聯想內容為出發點,分成了四組各自討論。活動後慧姿邀請大家回想討論時感覺到的壓力指數,藉此帶到團體帶領中內部成員互動與發言的部分。
        團體討論時的動力可能來自於經驗的不同,這是帶領者可以觀察的和培養的敏銳度,練習去看見團體如何產生,或者成員們各自所承載的壓力是多少這能透過經驗去學習,例如試圖明白對方講了什麼、講了多少、站在什麼立場、當時有沒有情緒,有沒有興趣等等。以當時的情況為例,有的人可能已經在工作,團體的帶領經驗豐富,所以可以分享實務現場的狀況,但有的人可能還是學生,完全沒有操作過團體的經驗,但又有感覺必須發言的參與壓力。一個成員在說話的時候,其他成員如何看待她/他的發言?又或者如果分享的內容個別性太強的時候,其他人被擺放在哪裡?是否有獲得共鳴或引發集體性?
        被訓練比較好的成員,口語表達比較好,參與活動時會有比較合乎場合的回應。不過慧姿提醒大家,有時候這些也是社會建構出來的。例如當詢問團體成員的收穫時,有的孩子曾經回答「學到團隊合作很重要」,但如果多一點去問「合作是什麼?」,對方並不一定回答得出來。此時,「合作」的概念可能就是被建構出來的。因而,團體工作在提問時有兩個關鍵,一個是帶領者的引導中是否有更細緻地去詢問成員,他們如何理解自己使用的詞彙。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代表什麼意思?第二個是從對方的詞語、肢體裡面去感覺對方的情緒,去感覺對方是否有其他的「焦點」。團體中有些人是很能講的,有些是說自己沒有想法的人,如果兩者相遇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,工作者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要讓這兩群人被互相看見。這是需要花腦力的,而這個腦力不是一個人,而是在團體中被攪動的。團體的經驗很細微,慧姿鼓勵大家先去觀察自己在團體中的表現,然後將這個變成自己帶領團體時的回饋。

五、生活經驗建構知識
分享準備內容時,慧姿也提到自己一直在思考知識是什麼。她認為知識在主流教育中長成了某一個固定的樣子,很多時候自己帶領學生的經驗,成員在學習中會覺得痛苦、挫折,但卻沒有辦法說出這種情緒的來源。團體帶領就是「感受還原」。如果我們僅僅很快地去同理表面的痛苦,「喔對,考試很辛苦」,這樣其實無法理解對方的痛苦是什麼。

慧姿覺得自己所信仰的團體工作,其知識建構論比較貼近於杜威,亦即學習與知識的建構皆從經驗而來。有的人將杜威和敘事連結,重視人們的日常經驗,檢視人們從日常中建構了哪些知識,而非從抽象的理論中去引導。將團體工作與體驗教育結合,就是因為慧姿覺得兩者都是透過身體去學習的。

六、團體工作的美
        慧姿在活動結尾分享了她對團體工作的體會,詮釋出團體工作各式各樣的美。
        固態的美是可塑性的美,它就像黏土,某種程度團體可以被捏造成自己想像和喜歡的樣子。從這邊出發,團體帶領者是帶有權威的角色,具有控制和掌握性。團體會變成什麼樣子和帶領者如何捏造有很大的關係。
液態的美是流動性的美,就像溯溪的溪流一樣,水碰到石頭的時候會往其他的縫隙流去,猶如帶領者看到團體的流動能否跟著它一起走,而不是執著前面可塑的美,就一定要把團體固定成某一個樣子。這兩者是重疊發生的。
最後是氣態的美,氣態就是無所不在,也就是存在美,有點像「Here and Now」的概念,你的此時此刻,你人在當下的那個空間裡面,所有發生的事情,所有存在的事情,經營團體工作的人都必須全面地去看到。假如突發事件發生了,例如剛剛的小插曲,機車漏油了,這件事情很重要,大家的注意力被吸了過去。但是團體帶領者有權威,像我就必須決定是否暫停,還是要繼續。就算最後我忽略了這件事情,它也還是真實發生的,帶領者就要去覺察這個事件被擺放到了哪裡,對團體又有什麼影響。而每一個動的東西,我覺得都是團體工作很誘人的地方。





[1] 此處的外展教育與社會工作術語常用的外展(outreaching)有不同的意涵,比較接近「戶外教育」(outdoor
education),意味藉由戶外性質的探索活動來創造參與者的成長,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教育的哲學。在臺灣的脈絡下,戶外教育常與其他名詞交互使用,包含冒險教育(adventure education)、體驗教育(experiential education)、探索教育、PA課程等等,內涵不同但互相關連,不侷限在戶外性的極限運動。詳可參見「探索教育資訊中心」網頁介紹 http://www.ee.org.tw/modules/tinyd0/index.php?id=11

[2] Outward Bound為全球性的戶外體驗教育非營利組織,可說是「外展」的字源。第一所學院在Blue Funnel Line(藍煙囪輪船公司)的資助下於1941年英國威爾斯的Aberdyfi設立,創設者為 Kurt HahnLawrence Holt。戶外教育之精神,在於透過嚴峻的室外挑戰和冒險,讓參與者的身心潛能推展至極限,也從中強化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技能。本註腳參考自:Outward Bound (2016, June 5), Retrieved from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Outward_Bound&oldid=723887292

[4] 圖檔引用自「IDEA深度探索教育機構」http://www.paidea.com.tw/about_us.html,說明參考自「中華體驗學習發展協會」,http://www.pataiwan.org/page/explore.php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